4项一等奖!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在第九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佳绩******
齐鲁网·闪电新闻1月9日讯 日前,第九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落下帷幕,经过激烈角逐,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斩获一等奖4项、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8项,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量均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三名,取得新突破。
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由省教育厅主办,是全省最高层次大学生创新竞赛,大赛分为研究生组、本科组、高职组三个组别。大赛旨在推动我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、促进新旧动能转换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鼓励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,展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。
大赛以线上形式举行,共吸引全省145所高校的22.7万个项目、43.9万名学生参赛。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工作,共组织4227个项目报名参赛,通过校赛初评,40个项目进入省级复赛,经多次指导、改进,参赛项目质量和水平得到持续提升。此次参赛的护苗惠农--精准喷洒智能巡逻机器人、智影AI医生--基于深度学习的全息影像大数据智能诊断平台、清洁无忧--小水域智能巡检打捞船、全自动水果套网截网筛选装备四个项目获一等奖。
近年来,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积极构建“五位一体”人才培养体系,坚持以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创”的创新创业理念,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。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,积极推进专创融合改革,建成了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,为学生提供全方位项目实践孵化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,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持续提高。
学院将认真总结本次科技创新比赛经验,积极响应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号召,大力培育和提升学生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,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更多创新型、发展型、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。
闪电新闻记者 李涛 通讯员 李晨歌 莫玲 潍坊报道
凝心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******
凝心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(大家谈·一起来想一起来干③·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)
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: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。”本期大家谈,我们选刊3篇来稿,共同探讨如何在新征程上更好推进乡村振兴事业,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凝心聚力。
——编 者
接续奋斗提升幸福指数
天津蓟州区 李 通
作为一名驻村干部,我有幸参与到推进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,深感使命光荣、责任重大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”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”“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”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擘画了宏伟蓝图。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做到一切为了人民、一切依靠人民。我所在的工作队,结对帮扶了两个经济薄弱村。我们通过持续实地走访、深入调研、论证分析,精准把脉村庄在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,对症开方、精准施策。从带领村集体成立农业科技公司促进农副产品销售,到依托教育资源优势为村庄发展贡献智慧力量,再到利用村庄闲置空地种植太阳花打造“网红打卡地”,实践充分表明,把老百姓满意不满意、认可不认可作为评价工作的重要指标,把一件件好事办好、实事办实,就能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。
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,需要持续发力、久久为功、善作善成。面向未来,我们工作队将继续努力,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,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。
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
湖南湘潭市 黎孟秋
治国安邦重在基层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“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,抓党建促乡村振兴”。对我们基层干部而言,当务之急正在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,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抓好党建促进乡村振兴。
全面推动乡村振兴,必须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。一方面,要夯实坚强堡垒,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、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等行动,形成党建引领、支部带头、党员在前的干事创业格局。另一方面,要锻造过硬队伍,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,引领带动各类人才脱颖而出、大放光彩。近年来,我所在的乡镇健全完善墩苗历练、严管厚爱、择优选用工作机制,选优配强村级党支部,逐渐形成一支信念过硬、政治过硬、责任过硬、能力过硬、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。
蓝图已绘就,奋斗正当时。以实际行动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落地落实,推动乡村振兴不断迈上新台阶,是基层干部的职责所在。以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,必能绘出新时代乡村振兴锦绣画卷。
文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
吉林长春市 魏志宇
乡村振兴既要塑形,也要铸魂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,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、更为丰富、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,有助于改变广大农民精神面貌,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。
近年来,吉林艺术学院通过艺术乡建参与到乡村振兴中,努力探索艺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方式方法。以吉林省长春市其塔木镇刘家村为例,我们通过挖掘整理7项非遗与民族民俗文化,共同策划与执行农民丰收节,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;依托墙绘改善村落环境,提升文化氛围;参与关云德满族民俗博物馆建设,让乡村博物馆留存乡愁记忆;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“吉林九台五官屯贡米栽培系统”为依托,探索新媒体上农特产品的宣传与销售……这些实践启示我们,文化、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,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,也是新时期“三农”发展的有效路径。
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我们将不忘初心、砥砺前行,围绕地域独特的乡土文化、民族艺术等开展更多维度的艺术乡建,进一步推动艺术走近农民、走向农村,为乡村文化振兴做出新的贡献。(人民日报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